(相关资料图)
2月20日,记者从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,今年我省将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,以林(草)长制为支撑,高质量推进林草改革、发展、稳定各项工作,奋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。
今年,我省将继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,加快推进黄河流域、湟水河沿岸绿色生态廊道、西宁海东南北两山等重点区域扩绿行动,全年完成国土绿化约26.7万公顷,新创建4个省级“森林城镇”和6个“森林乡村”。推进休闲公园、景观通道、庭院绿化、四旁绿化、乡村绿道建设,进一步优化绿色空间布局,全年完成义务植树1500万株。
草原是我省分布最广、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,在青海乃至全国生态保护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、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。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晓南说,我省将启动实施黑土型退化草原治理五年行动,有力有序推进退化草原治理、有害生物防控、人工草地等重点项目建设,推动草畜平衡示范县和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,全年完成退化草原治理约21.3万公顷,完成防沙治沙8万公顷,进一步增强沙区生态功能。
实施三江源湿地综合保护、青海湖流域湿地系统治理、祁连山湿地水源涵养等一批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,积极申报建设国际重要湿地、国家重要湿地,全力推动曲麻莱德曲源、泽库泽曲、班玛玛可河、乌兰都兰湖、都兰阿拉克湖等纳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。
系统组织开展雪豹、普氏原羚、两栖爬行类、雉鸡类、景天科、忍冬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,科学评估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,合理划定四至边界。积极筹划青藏高原观鸟大赛及雪豹、普氏原羚国际保护大会,不断提高全社会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积极性。同时,做好西宁国家植物园建设前期工作,推动建设“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”。
来源/西海都市报
责编/魏慧敏 监制/苑玉虹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